建构师生成长共同体 推进师范生养成教育

孟宪承书院

期次:第1587期       查看:157

  近年来,现代书院制办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 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书院制的培 养紧扣立德树人,结合全人教育与非课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的特点,让其在传统大学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备受瞩目。
  2007 年, 华东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全国首家面向师范生的 书院,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孟宪承 先生的名字命名。书院以培养“适教、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 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致力于创新和完善师范生培养机制体 系,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推动本科生教育改革。
  孟宪承书院通过与各专业院系的分工协作,通过本科生 导师制度的推行、学习生活社区的建设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的 实施,以密切的师生互动、丰富的社区体验和多元的学科融 合,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文理交叉、专业互补,满足学生个性 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优化社区管理,加大养成教育力度孟宪承书院自2007 年创立以来,经过几年的摸索,2013 年3 月正式进入实体化建设。目前集中了汉语言文学、历史 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美术教育等12 个专业的2240 余 名师范生。学生的专业培养仍由相关学院学系负责,而书院则 作为学生学籍所在的管理单位,负责专业课程之外的事宜。作 为以师范生为主体的住宿制书院,孟宪承书院以师范生的养 成教育为特色,围绕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打造,努力探索“课堂 教育、实践教育、养成教育”相融合的书院制培养新模式。
  书院致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与专业院系不同,又与之互补 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为学生营造一个可 以自然而然、随时随地融入的学习生活公共空间和人际交往 空间,书院将住宿社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社区空间,设置 了会客谈心室、创意工作室、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开放自 修室、教师技能训练室、自由研讨室、影音放映室、钢琴琴房、 会议室和形体训练室等;此外还将学生工作的办公室放到院 舍楼下,增加了师生的交流互动。
  生活上,书院实行文理混合住宿,每一个寝室里住着不同 师范专业的学生,文科和理科的室友打成一片,有着多学科交 叉、朋辈互助的社区化学习生活环境,这就使学生们的日常学 习生活不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同学,而是能够相互交流,拓 宽视野,积累更宽广和多层次的人脉。一开始,学生感到即惊 喜又紧张,惊喜的是可以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在一起,紧张的 是自己能否适应这样的混合寝室。经过一年多的混住,很多学 生表示在其中受益,并喜欢上了这种住宿模式。
  除了打造温馨的社区空间,书院还在社区里面开设了丰 富的分层分类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涉及社区服务、公益 责任、科技创新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师范生的培养,推出了包 括领导力训练、生涯导航、技能提升、文化融通4 大板块的卓 越师范生养成计划。在今年九月份,书院还组织了面向2014 级612 名新生的“抗逆力”普查,围绕着新生的归属感、效能感 和乐观感进行调研,加强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一名14 级 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表示:“书院这种趣味十足的人文关 怀让作为新生的我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觉”。 推行“导师制”,师生建立共同体 书院推行人生导师制度,落实辅导员住楼和一岗双职的 管理模式,大力提倡朋辈互助教育和学科交叉融合,建构了师 生密切互动的成长共同体,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生导师制”是孟宪承书院的一大特色。书院聘请了来 自12 个相关专业院系的38 位富有学养、经验丰富且热爱学生 工作的专家教授作为人生导师。人生导师每周都会到书院社 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是一对一的咨询,或者是一对 多的集体辅导。“在书院,我的感觉是老师无处不在,我可以随 时与老师交流,这让我觉得自己被重视了,这点对于提升我们 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一位2013 级免费师范生说道。的确,对 很多孟宪承书院的学生而言,老师们真的可以说是“无处不 在”,读书分享会、案例分析沙龙、户外参观考察、小组研讨学 习等师生交流活动,在书院生活社区、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前 大草坪,乃至校外公园景点,从第一次入学开始,学生们都能 见到这些可爱的师长默默耕耘的影子。
  在谈到师生关系的发展时,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吴薇讲 述了书院师生日常的温馨小事。“历史系的郑寅达老师用历史 的眼光来讲解马航事件,教学生们如何理性的看待新闻事件; 中文系的文贵良老师透过文学作品介绍作家的人生和背后的 故事,趣味盎然;还有主动增加导师活动次数,指导学生英语 学习的周小勇老师。这些都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将第一课堂与 第二课堂很好地相结合。”
  学生的求知问学和导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密切了师生互 动。学生反映导师为自身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持;导师也表示从师生交流过程中收获了感动,激发了热 情,有着不一样的成就感。
  除了这些,辅导员们与学生在一栋楼同吃同住同学习,成 为书院的常驻导师。书院按照1:140 的比例配备了16 名专职辅 导员,多名兼职辅导员常驻书院办公,与书院学生零距离接触,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此外,书 院还选拔了188 名优秀高年级学生担任学生导师开展朋辈互 助。学生导师从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等多方面为学生 提供指导,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明确大学目标。 创新价值导向,营造良好学风 孟宪承书院还积极营造勤学乐学、崇尚科研的良好学风。 吴薇说:“在倡导良好的学风方面,我们将评奖与学生的学习紧 密挂钩,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好的导向。”据了解,书院的奖学 金评比非常规范,以专业课成绩为主,同时兼顾科研活动和学 生工作,并且充分考虑专业院系的意见,注重发挥奖学金的风 向标作用。同时,学院还提倡学生们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小组, 促进朋辈互助与共学共进。文科专业多组建由人生导师带领的 学习小组,包括开展读书分享会、案例分析沙龙,或者参与导师 科研或其他学术活动;理科专业多组成由学导带领的学习小 组,学业表现优秀的学导带低年级学生学习,开展朋辈辅导,共 学共进等。此外,围绕课程学习,或以寝室楼层为单位开展集体 自习,也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的学业发展,是书院和专业院系共同关注的焦点, 通过开展学业指导,书院找到了一个跟专业院系协同合作的 着力点,这是孟宪承书院目前的一大特色工作”,华东师范大 学原校长、孟宪承书院院长王建磐如是说。围绕学生的学业发 展,书院开展了学业普查、高危课程诊断、学业成绩跟踪、学涯 规划指导以及学风建设等工作。每学期期中,书院面向全体学 生开展学业普查,形成《各专业课程诊断报告》和《高危课程诊 断报告》;每学期期中与期末进行学业成绩分析,这为书院学 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书院还开展学习生涯 的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大学学习生活。大学四年学校 为学生开放了不同的学习资源,比如每学期的自主选课、转专 业、辅修、跨国(境)交流等。书院利用宣传手册、多媒体渠道 (网页、微博、微信推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信息 服务和咨询辅导。
  此外,学院还大力提倡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 中促进和检验专业学习。书院全面加强学生科研指导,以设计 科研指导手册、交流分享经验、加强指导讲座、制作电子刊物、 实施跟踪调控、组织各院系人生导师老师“一对一全程指导” 等方式,给予参与学生扎实的辅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素 养和科研水平。截止目前,书院两个年级2240 位本科生获立 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立项13 项,大学生国家创新项目立项6 项,大夏科研基金项目立项书院115 项,校师范生教育研习项 目立项83 项,校科学商店项目17 项,闵行区科普项目2 项,参 与学生近1300 人,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参与率达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