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江流域变化对河口环境的影响》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期次:第1595期       查看:22

  本报讯 5 月18 日上午,2014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韩正出席大会并 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主持会议,副市长周波宣读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 奖人员(项目)的决定》。
  由我校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世伦、吴莹、张卫 国、戴志军、杜金洲五位教授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近期长 江流域变化对河口环境的影响》项目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 等奖。在奖励大会上,杨世伦教授作为获奖代表,走上主席台 接受了市领导的颁奖。
  该获奖项目以现场观测取样和资料分析为基础,围绕近 几十年长江入海物质(水、泥沙、生源要素、污染物)通量变化 及其河口环境效应,开展了多学科合作研究,取得了以下创 新性贡献:1.揭示了长江入海泥沙通量的下降趋势和主要原 因;建立了定量剥离河流建坝对入海泥沙通量影响的新方法 并成功应用于对三峡工程泥沙效应的定量评估;系统阐述了 河口三角洲近期冲淤演变对流域来沙减少的响应特征,提出 了三角洲前缘冲淤转换的临界入海泥沙通量随水深变浅而 减小的观点;预测了未来几十年的三角洲冲淤趋势。2.从全 流域角度研究了长江的生源要素水平,发现水库修建和化肥 使用共同导致河流硅氮比和硅磷比下降一个数量级,从而 改变了河口- 近海的营养盐结构,为非硅藻种群增多、赤潮 增加及缺氧加重的诠释提供了科学支持。3. 系统研究了长 江口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 DDT、 PCB 等)和重金属的水平 及其与河流入海泥沙通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河流入海泥 沙对污染物的显著“稀释效应”。4.发现一个半世纪以来流 域气候因素对长江入海径流量趋势未产生显著影响,但人 类耗水增多和水库修建等导致长江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 水库泄水则导致枯季径流量呈上升趋势;在短期(天- 月) 极端低径流量事件中,气候因素(干旱)往往超过大型水利 工程而成为主要原因。
  该成果丰富了流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河口- 近海环境 影响的理论认识,并为河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 学依据。系列论文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得到学界同行包 括国际权威科学家的高度认可,20 篇主要论文被包括 Nature 和 Science 在内的 SCI刊物他引800 多次,1 篇论文被美国地 球物理学会评为“刊物亮点”,1 篇论文在著名期刊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近5 年的被引率排名中名列第二。有关成果 被收入国际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计划( LOICZ)的研究 报告以及国家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