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统的传承者与拓展者

许世远教授获“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

期次:第1601期       查看:33


吕安琪/ 摄


  本报讯(记者田波澜)日前,我校地理科学学 院许世远教授荣获第六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 奖”。“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是我国地理学界的最 高荣誉,旨在表彰在我国地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地理学家。此次许世远教授荣 获该奖,在熟知许教授的科学界同仁以及师大师 生眼里,这个奖对许世远而言是实至名归的荣誉。
  在采访中,许世远教授多次表达对华师大自 然地理学学术传统的感恩之心,并反复强调他今 天所获得的学术荣誉不应该看作仅仅是对他个人 的认可,而是对华师大自然地理学整个学科发展 状态与成绩的高度肯定。
  地理学是门学科分支众多的学科,自然地理 学具有核心学科的地位。任何优秀的地理教学与 研究单位,地貌学是自然地理领域最不能替代的、 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学科。1952 年,全国院系调 整,当时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浙江大学地理系整体 调入华东师范大学,李春芬、严钦尚、陈吉余和郑 家祥等自然地理学名师带来了一股欣欣向荣的学 术新风,开启了高起点建设华东师大一流自然地 理学科的新篇章。而在之后的学术传承之中,许世 远成为承上启下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在地貌研 究、现代沉积研究和城市自然地理研究等方面进 行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工作,既守护了严钦尚等 前辈学者留下的学术遗产,同时又在新的研究领 域作了拓展。纵观华师大自然地理学科的发展历 程,就会发现这个学科在严钦尚、许世远、俞立中 等几代学人的引领之下,始终走在学术发展的前 沿地带,而这个学术前沿又是跟解决中国社会发 展所遭遇的问题息息相关的,因此可以说,自然地 理学将“学术探索”与“社会责任”实现了最完美的 无缝对接。
  早在1955 年,许世远就到华师大地理系求 学,他在华师大学习、工作的60 年,也正是华师大 自然地理学蓬勃发展的60 年。追忆半个世纪前的 求学往事,许世远仍旧不忘初心,心存感激:“我在 华师大从本科读到研究生的7 年时间,奠定了我 整个学术生涯的基本格局和基础。当时我们这个 学科是全国最好的,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厉害, 都是我们学科的名人。”
  地理系培养学生从严要求,因材施教,想方设 法为青年学生创造最优的学习和科研条件。1959 年,许世远考取了严钦尚教授指导的我国首届地 貌学专业研究生。严钦尚主持实行双导师制,许世 远被分配从事冰川研究,参加我国西北高山冰) 利用这一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师从中国科学院地 理研究所的施雅风院士,于1960 至1963 远赴西 北,作为“中国科学院高山冰) 利用研究队”的成 员,在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中考察研究“现代冰 川”。1962 年,23 岁的许世远写出了中国第一篇全 面深入研究现代冰川作用的综合性论文《中国天 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研究成果被著名科学家竺 可桢院士引用。
  追忆这一段学术生涯初期的成就,许世远感 慨不已:“当时研究生还很罕见,出去人家一看你 是华师大的研究生,导师又是权威学者,就很重 视。我只是普通学生,去冰川研究队人家就让我当 副队长,分管业务,我自然要好好干。”研究生就读 期间,华师大地理系给像许世远这样的有学术理 想和抱负的青年学子创造了很多野外实地考察和 外出开会学习的机会,他们年纪轻轻就能够在学 术会议上作报告,正是通过这样的切身实践的方 式,许世远融入了自然地理学这个学术共同体,得 益于它的滋养,反过来也推动了这个学术共同体 的成长。
  上世纪70 年代初,许世远涉足地震研究领 域,参与首次探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与地震的 关系。此后,他致力于现代沉积环境研究,在滦 河、长江和江浙等地,论证了河流、三角洲、潮坪 和沙滩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和沉积模式,其成 果《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和砂体类型》获1979 年 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代海岸及河流 沉积》获1985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 1987 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江下游及三角 洲地区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获1991 年国家教 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是我国现代风暴沉积研 究的开拓者,1981 年14 号强台风作用期间,他冒 险现场观测杭州湾北岸特大台风暴冲淤作用过 程,获得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了杭州湾风暴沉积 标志、层序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践总 结,出版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沉积研究》专 著,丰富和发展了现代风暴沉积研究内容,其中 “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获1998 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当记者向许世远 列举其学术生涯中的辉煌足迹时,他反复强调, 这些奖项的获取都是依赖于他所在的科学团队 共同的研究努力,没有一个努力奋进、团结协作 的科研团队,没有华师大自然地理学的优质基因 和优良传统,就不可能在如此广阔的学术领域里 耕耘和收获。
  许世远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长期居住于上海, 因此对于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的地理变化特别 敏感,而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自然地理风貌也极 为关心。他根据上海发展中暴露的城市病,提出了 地理学的新方向———城市自然地理。自1990 年代 以来,许世远开始从事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研 究,重点开展了城市河流污染底泥、滨岸带物质迁 移规律、环境影响监测与管理等研究工作,主要成 果“长江三角洲环境演变”获1995 年国家教委科 技进步三等奖、“苏州河沿岸资源环境结构与污染 底泥三维分布研究”获1999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 等奖。苏州河在我国以污染历史最长、污染程度最 重、整治难度最大的城市河流著称,也是远近闻名 的“臭水浜”。许世远、俞立中等主持的苏州河底泥 污染系列攻关项目采用了最新的底泥勘测、采样、 分析和 GIS建模技术,从生态环境和城市自然地 理角度,对苏州河底泥污染规律与治理技术进行 了系统总结和深入探讨,不仅为上海步入国际大 都市作出了贡献,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也为我国 其它城市河流污染整治提供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独 特思路与方法,并拓展和丰富了环境生态学和城 市自然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自然地理学跟国计民生紧密相关,许世远和 他的团队的学术研究从来就不是阁楼上的智慧 游戏,而是立足本土面对现实问题的经世致用之 学。1990 年代末,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特大洪 灾,许世远领衔的团队从城市水文、城市地貌研 究角度,开拓了城市防灾减灾研究。许世远提出: 城市发展导致一系列自然地理要素发生改变,但 各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只是出现了一个新的 自然地理格局。他认为在地球环境的发展历史 中,非人类因素创造了自然地理的基本格局,可 称之为“第一自然格局”。随着人类活动加剧,特 别是20 世纪末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突飞猛 进,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消 退、物种减少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继出 现,改变了地表的“第一自然格局”,形成了“第二 自然格局”,第二自然格局是城市自然地理研究 的重点。许世远提出并构建了城市自然地理学理 论框架,编制出版了《上海城市自然地理图集》。 2004 年,他领衔编著的《上海城市自然地理图集》 得到著名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称赞:高举创建 “城市自然地理”新学科的大旗,展示出上海城市 发展的“第二自然格局”,令人耳目一新,亮点格 外引人入胜。
  新世纪以来,在地球系统科学指导下,许世远 密切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和响应,主 持了长江口潮滩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物质循环研 究,为河口海岸地区的环境保护与整治提供了科 学依据;启动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为城 市规划与安全提供依据与对策。
  当记者问及全球化视角和跨学科视角在地理 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时,许世远结合其一生 致力的学术研究经验,以及对地理科学未来发展 趋势的深刻洞见指出:“全球变化之后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摆在不同科学家面前的共同 课题。应运而生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就是全世界 最大规模的科学计划,由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共同承担。由此可 见,如今的学术研究都应该有一个全球化的视角, 并且一定要注意学科交叉融合。除了学术团体,科 学家提出在未来地球时代,政府部门、各个部分都 应该参与进去才能实现全球和谐。地理科学在这 样一个时代和全球背景下,必须走跨学科发展的 道路。”
  面对这样一个地理科学发展的大时代,许世 远大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他所率领的 学术团队更是引领国内乃至世界自然地理科学 研究的潮流。在采访中,他多次谈及其团队中一 些脱颖而出的学术新秀的人生故事,特别倡导一 种刻苦耐劳、敢于尝试、勇于奋斗的精神。最后, 他语重心长地对青年一代说:“社会变革时期,我 们面临很多的机遇,关键是抓紧这段时间,在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树立自己远大的目标, 既要有做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也要注重实干,因 为科学创新要花功夫。”这种平实话语背后隐含 的道理,正好呼应了我校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留 下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 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