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小品文的赏析

期次:第1634期       查看:52

  有人说,“小品是秋水文章,纯净与密度并存, 单一与完整并存,坦荡与余韵并存”,“这种作品多 了些美感,少了些意见,多了些灵性,少了些烟 火”。我们能在《论语》里看到许多这样的作品,例 如“松柏后凋”,例如“子在川上”,例如“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又比如“曾点言志”。
  这篇“曾点言志”记叙了一室之内的师徒谈 话,情节简单而不简略,文笔简练而不简陋,它能 在吐嘱间表现人物的思想与志度,细微处流露其 真性情,纯净不乏密度,坦荡留有余韵。
  一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话题 由孔子突然发起。他询问弟子:“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来不及举手,便已 脱口而出:假如有一个兵车千乘的国家,处于大国 的夹缝之间寻求生存(“摄乎大国之间”),面临严 峻的军事考验(“加之以师旅”)和经济困境(“因之 以饥馑”),内有忧,外有患,危急存亡之秋,“由也 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这番 话修辞考究,气势如虹,他在自己的经世道路上故 意设置了三重障碍,不断制造难度,又都一一化 解,转危为安,充分表现了他舍我其谁的率真、自 信与可爱。没想到老师听了报以讥笑,如泼冷水, 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接着问冉有。冉有说,方圆六七十里,或是五 六十里的“小国”,如果由我来治理,三年之后,“可 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子没有回应, 又转问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 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下文写道,曾点 心中存有疑虑,课后向老师请教:要怎样看待这几 个人的才智与抱负呢?孔子说,那也不过各言其 志罢了。曾点追问,孔子再答:“安见方六七十、如 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他这样评价冉有;“宗庙会 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他又 这样评点公西华。
  这是这篇小品文的精彩之处。斗室之内,方寸 之地,师徒围坐对谈理想,夫子望之俨然,学生心 里难免紧张,不敢全吐真言,不便直露衷肠。因此, 孔子在谈话开始之前,早已设身处地,事先声明: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你们尽管大胆 地说!子路率先回答,也第一个为孔子所笑。对后 继者而言,子路的一马当先无疑做了次鲁莽的试 探,“尺度”何在,前车可鉴,给他们制造警觉,同时 也形成心理上的压力。冉有和公西华欲言又止, 不得不说,“心中有未流的泉”,他俩一个比一个谦 虚,一个比一个谨慎,都在察言观色中调整着自己 的理想与高度。实际上,孔子并不是不能包容求、 赤的用世之志,他不同意子路的只是“为国不以 礼”,批评子路的只是“其言不让”,真正让“用之则 行,舍之则藏”的孔子不能满意的是冉有和公西华 不够真诚的表现。
  这一段文字娓娓叙来,节奏舒缓,没有激烈的 冲突,不露声色,却能形成饱满的张力,从片语只 言间透出某些人物有所顾虑的紧张心理,丰富了 情节,让故事更加生动。钱穆说,文学在“涵蓄中要 见出得更明显,不能晦,却要深”,“那是文章难处, 亦是文章高处”。
  最后轮到曾点,镜头给出特写:“鼓瑟希,铿 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鼓瑟之 声渐渐小了,以听觉暗示当时的氛围与曾点悠然 自得的心境。一个高音之后,他在放松的状态下 现身,这样的写法使人物的出场有了一个洋溢着 音乐的背景,触动人心,究竟异乎三子。曾点舍瑟 起身,委婉而对:“异乎三子者之撰。”情节发展至 此,又生顿挫,凡三变矣。孔子温言勉励:“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曾点这才徐徐而言:“莫春者,春 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还是那么自然,还是那么恬逸,还是 那么轻盈潇洒。孔子听罢,顿生共鸣,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这则小品短短三百余字,整个故事由老师导 引,学生参与,五个人物情态各异,形象丰满,彰显 了文字的密度,紧凑而有节奏。最后以孔子对冉 有和公西华的评价作结,意味悠长,有余不尽,留 下一大片空间,交给读者咀嚼回味。
  (作者系我校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校友□潘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