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而定

——————《解读记忆痕迹》项目专访

期次:第1638期       查看:30




  我校第二十二期人才学院学员、 2015 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 韩思竹用科技项目《解读记忆痕迹》在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展现了我校学子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精于思考的精神品质。
  《解读记忆痕迹》项目由韩思竹 与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的同 学们跨学科合作完成,旨在用脑电设 备测量人的大脑活动、收集人的神经 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识别后对可能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等记忆力出现障 碍的人群提供一个更为客观、准确、 快速的评估。
  韩思竹首先谈及了该项目的初 衷。在做医院实践活动过程中,偶然发 现医院对可能患有记忆力障碍的人群 作评估时,会采用让病人做厚厚一叠 调查问卷的方式,常常一个下午只能 对一个病人进行评估,耗时复杂的流 程常遭到患者的不配合。此外,医生自 身也怀疑这种评估方式的信效度,他 们无法保证繁复的问卷评估出来的准 确性却也无计可施。韩思竹怀着让测 量方式更客观、让分析手段更智能的 期望,开启了她的研究。
  对于实践过程中的困难,韩思竹 坦率地说:“我们这个项目的第一道难 关就是要建立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来解读记忆痕迹。但对其中的很多领 域,我们都是小白,要一步一步学起、 不断地去尝试。”在数据分析上,为了 构建一个适合的数据模型,韩思竹和 她团队成员尝试不同的算法,考虑使 用的神经网络的层数、中间参数的调 法、不同数据的划分方式等,参考海量 的专业文献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由于市面上没有现成的头模,她 和她的伙伴通过自己的探索制作了一 个3 D 头模。为此,他们不仅需要手动 在头模上对应众多 LED 灯所在的位 置戳小洞,更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脑机 接口的复杂知识。经过了大大小小数 次的失败后,他们终于建构出一个较 为合适的数据模型。与此同时,在数据 收集方面,他们也曾面临特殊病人因 不理解程序而不配合等诸多困难。
  “其实,对于这个项目能在前期阶 段顺利完成并参与全国比赛得到专家 评审的认可,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感 激。”韩思竹感慨道,“由于这是一项跨 学科项目,起初,我与其他学院的同学 由于专业不同,对各自领域并不了解。 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行,我们对彼此 了解不断加深,配合也更加默契。虽然 彼此有明确的分工,但在模型的构建、 论文的撰写答辩、后期 的宣传上我们都勠力同 心。后期,我们更能跳出 这个项目本身,分享各 自的职业发展方向、人 生规划等等,并给予小 伙伴鼓励和支持。团队 的凝聚力也无形中得以 增强。”
  目前,该项目处于 刚刚完成理论建模阶 段,对于未来的发展应 用,韩思竹满怀信心: “我希望这个模型能够 先在记忆力有障碍的人 群中进行测试,和正常人的比较后发 现不同,然后从客观上对他们的病情 提供评估,并通过比较一些生理学上 的指标,发现他们的病症原因。从长远 上,我更希望这个模型能够在临床上 发挥它的作用,起到一些早期辅助治 疗、对病症进行干预等作用。当然,这 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验证、实 践,我们也将持续努力!”(钱昕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