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说

编者按
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期间,党代表们肩负着全校 党员、基层党组织的重托,承载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殷 切期盼与美好祝愿,围绕两委报告展开深入讨论,为 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建言献策。本刊特推出“党代表 说”专栏,采访了19 位来自学校不同基层单位、师生 群体的党代表。让我们共同聆听党代会声音,深入学 习党代会精神。

期次:第1647期       查看:48







  包汉中代表:
  作为最年长的党代会代表,参加本次党代会我非常激动 和开心。首先,我们的国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 利,能在这样的时代养老,我真是“老逢其时”,晚年得福。第 二,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 类行列,这是对华东师 大几十年发展的肯定,也是学校的机遇和挑战。我非常高兴能 分享学校的光荣。第三,这次党代会的报告十分鼓舞人心,既 肯定了过去的成绩,明确了现存问题,也清楚规划了未来的方 向。华东师大文化底蕴深厚,是一所能把事情做好,也能做大 事的好大学。大学的发展也需要补短板、固中板、强长板,办出 特色。希望新当选的领导班子凝心聚力,带领全校师生扬帆启 航,开拓创新,再创新的辉煌!
  袁振国代表:
  新时期、新起点、新目标。听了大会报告,我非常振奋,很受 鼓舞。报告有思想高度,有行动力度,更有师大的温度和气度。报 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准确分析了 学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报告 对过去五年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特别是 学校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 类行列,对我们来说是 一个新的起点,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在这样 一个背景下,此次报告对学校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做了精准 分析,提出了“五个+ 行动计划”,这是对我校国际化、学科交叉 融合、信息化三大战略的继承。“五个+ 行动计划”是对我们前 五年的突出成绩和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规划了一个更具前景 的目标。“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我们责无旁贷,也深感这是 作出国家贡献的历史机遇。华东师大的教育学科有了更大的责 任和更重要的使命,我们将乘党代会的东风,在建设教育强国的 道路上,更加积极作为,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强 国贡献师大教育学科的智慧和力量。
  季浏代表:
  党代会报告全面深刻,催人奋进。报告精准对接国家发展方 向和未来需求,提出了“幸福要靠奋斗”。的确,奋斗才能成就健 康智慧优雅的精彩人生,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份让人 感受到幸福的报告,将激励全校师生合力打造幸福生活、幸福学 习、幸福工作的校园。报告将“育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我认为, 如何营造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育人爱学”氛围是需要重视和 思考的问题。作为一所以师范为特色的大学,我们要怀揣教育理 想,努力做最好的教育。国家要实现“到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 前列”目标,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学校要积极推动“双创”教 育,以企业家精神育人,教育我们的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坚 持创新。
  文军代表:
  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学校进入新时代,开启“双一流”建设新 征程之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它对我校今后五年的综合发展具 有深远的影响。会议不仅确定了“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为实现学 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导向,还进一步明确提 出了国际化、学科交叉融合、信息化“三大战略”和教育教学创新 引领工程、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工程、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三 大工程”,并为此提出了“五个+ 行动计划”,作为今后几年的工 作指南。通过党代会,尤其是听了第十二届党委的报告,我觉得 全校师生凝聚力更强了,向心力更大了,工作更有信心了。我们 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和行动力,紧紧围绕本次 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光荣使命,为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世 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焰代表:
  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近五年来取得的各项辉煌成 就,尤其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 类行列,综合实力显 著增强。我们第六代表团都对学校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感到自 豪和振奋。报告重点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和实现路 径,规划了学校的宏伟蓝图,有理念有思路,更有实际的要求和 步骤,创新点很多,令人耳目一新,使得我们基层单位可以对标 其中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工作方向。出版社将为学校的学科建设 服务,特别是在“双创”工作等方面发挥企业应有的作用。我们更 希望通过出版记录和传承学校的优秀文化成果与精神,为学校 服务“教育强国”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朱惠彪代表:
  大会筹备充分,议程规范、严密,充分体现了民主。党委报 告共分四个篇章,内容翔实。报告内容客观、实事求是、有深 度,报告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报告政治立场坚定。待到华东 师范大学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时,定是华东师范大学成果丰 硕之时。
  杨海波代表:
  看了两委报告,我特别受鼓舞,报告旗帜鲜明、高屋建 瓴,极具感召力。我2008 年加入华东师大这个温暖的大家 庭,切身体会到了学校在过去十年,特别是过去五年的快速 发展和巨大变化。令人欣喜的是,在报告中,我们感受到了在 成绩面前,学校上上下下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报告指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并精准指出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 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 荣事业而奋斗。此外,报告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国家战略 精准对接工程的“五个+ 行动计划”。其中“生态+ ”行动计划 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建设美丽新中国”特别契合,极具指 导性和前瞻性。从我本人的研究方向角度来看,这也是给我 校化学生态学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特别值得深入 学习和探讨!
  吴勇毅代表: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党代表,我不止一次参加过党代会, 但这次大会给我的印象最深、冲击最大。党委报告立意高远、格 局宏大,既有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 计划,又有让广大师生“感受更多幸福”的人文关怀,还体现了 诸多办学新思路,这是我所学习过的最有新意的报告。报告提 到了两个“一”,在建校一百周年时,把华东师大建设成世界一 流大学,这是初衷,也是归宿,是既定的目标,也是远行的征程。 报告有四个“三”,首次提出华东师大的“三个核心使命”,体现 了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担当和气概;指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分 “三步走”;以往描述的“三大战略”落实到了“三大工程”。加上 “五个+ 行动计划”,构成了一幅宏大而又清晰的蓝图。忧患和 危机应该常在,要“爱在师大”,也要强调“学在师大”,且一所真 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能让教师“愉快+ ”。上海市教卫工 作党委书记虞丽娟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让我们 更添底气。党代会的宗旨和引领,学校的方向和格局,正是师生 所盼,也应化为奋斗的决心和动力,我们将自觉地与学校共发 展、共成长,为之砥砺奋进。
  何品刚代表:
  看了两委报告后,感到振奋和鼓舞。我亲身经历了学校这些 年的巨大变化,见证了它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报告立足新起点, 为华东师大的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措施。令我印象特 别深的是“三大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采取一系列新措 施,扎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出一 批有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创新勇气和实干能为的师大学子;以 强基固本为基础,推动基础学科建设,融合交叉促进应用学科突 破;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出了“五个+ 行动计划”。这些工 作指南为实现师大“一流大学梦”提出了具体的方案。我相信学 校的每位教职员工将在报告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奋斗而获得幸 福感、荣耀感。
  孟钟捷代表:
  党代会报告凸显问题导向、对接意识、使命观念和实践决 心,给人以明确的目标、前进的方向、奋斗的激情、坚持的动力。 报告清晰描述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其中不少内容正好 与历史学系的定位和想法高度契合,特别是“智能+ ”与我们准 备建设的城市历史数据实验室合拍,“国际+ ”明确提出的合作 平台又同我们着力推进的世界历史研究院的方向一致。这份报 告是学校行动的指挥棒,希望一系列规划能够尽快落地,各职能 部门包括我们院系能通过详实有效的大调研,把报告中的美好 愿景变为广大教职工、莘莘学子以及社会各界能够亲眼目睹、亲 身感受到的师大新风貌。
  吕志峰代表:
  听完党代会报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学校在新时代所具有 的勇气和魄力。过去五年,学校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 绩,但报告仅用了很少的篇幅来概述。“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取 得成绩之后,更主要的是客观分析,直面矛盾和问题。报告对学 校当下改革的难点和发展的弱点进行了深刻剖析。我觉得这是 学校在未来要往更高处发展必须做的工作,但也是需要极大的 勇气和魄力才能做好的工作。在报告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了对 学校未来发展目标的论述,看到了对每一项重点工作的部署。字 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前瞻、创新、努力和务实。作为一名普通教 师,听完报告后我很受鼓舞,其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报告中提到 的“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扎实提高本 科生培养质量。我所在的中文系一直非常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师 生关系融洽。今年9 月份开始,文史哲将开始大类培养。在大类 培养的基础之上,如何优化本科人才的培养,如何夯实学生的专 业基础,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 老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自己也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 项素质和能力,积极投入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去。
  陈小勇代表:
  听了党代会报告,我感到十分振奋。尤感鼓舞的是,“生态 + ”写进了党代会报告,这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十分契合。 作为“生态+ ”核心依托的生态与环境学科、生态与环境科学学 院,我们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有了目标和行动计划,关键在 于落实。党代会后,学院和学科将组织相关教师,就如何进一步 落实和推进“生态+ ”行动计划开展研讨,提出具体的实施方 案。我们将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上海社会经济 发展需要,特别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发挥生态与环境学 科优势,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 同体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与学校有关部 门合作,将生态理念融入文明校园建设,讲好师大的生态环境 故事,实现校园草木水土给学生以“不言之教”,提升校园生态 化层级。
  斯阳代表:
  大会报告让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 的这五年,也正是我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五年。在学校党 委的领导下,党的建设成效卓著,优良的党风带动校风学风,风 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正在形成。报告描绘了学校发展的宏伟 蓝图,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新的部署。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 于落实。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基 层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三大主体责任”,深化 落实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三同”机制,践行监督执纪“四种 形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立德树人和“双一流”建 设保驾护航!
  张桂戌代表:
  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校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学校的 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科研管理人员,我们将在党代会精神 的指引下,进一步落实“教育+ ”“生态+ ”“健康+ ”“智能+ ” “国际+ ”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推进学科交叉。一方面,加强基 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新思想、新方法、新原理、新知识的 源头储备;另一方面,面向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在关键共 性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力争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重 大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学校一流大学建 设,使“华东师大的幸福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周云轩代表:
  听了党委报告,很受鼓舞。学校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突出 成就,得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 类行列。报告为学校 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明确规划了长远发展目标和阶段目标, 值得每个师大人为之努力和期待。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工作报 告规划了今后五年的重点推进工作,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包 括“五个+ 行动计划”。这些工程和行动计划,是学校推进世界 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我认为这个报告是学校建设世界一 流大学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作为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职 能管理部门,我们将尽快制订学校“国际+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切实落实本次党代会精神。
  周迎春代表:
  曾经两次参加关于党代会报告的座谈会,今天看到、听到了 报告的最终版本,相比前两次的版本有了很大的改进,我切实感 受到了学校为了振兴、发展的大业,做了艰苦而细致的工作,非 常感动。报告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出了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 究有机结合的理念和方法,如“用卓越的科研平台来吸引和容纳 高水平师资力量,用卓越的学术成就来争取和集聚高价值教学 资源,也用卓越的育人声誉赢得公众和校友对学校建设的支 持”,让我们看到其实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而非对立的。有了理 念,制度设计就有了方向,人心就会凝聚。
  薛寅申代表:
  听了学校党委报告,在师大学习了近七年的我感到非常振 奋。自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的重大基础建设从未停 止,学习环境有了大幅改善,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推进,生活得以 更加便利。一路见证师大变化的我,正如报告中说的那样,感受 到了作为一名师大学子的幸福。本次党代会报告将立德树人作 为学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将思想引领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希 望学校在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时以学生为本,把握好新时代大学 生的特点和需求。如在自媒体时代,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主动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信息 沟通,在提升服务能力,让学生学得满意的同时,提升以学生喜 爱的方式引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以成人。
  徐燕婷代表:
  两委报告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从字顺,对未来五年的 发展作了很好的规划,也勾勒了实现师大梦的一份详实而光 明的蓝图。当然,作为青年教师代表,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 该报告落地;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比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 设,采取切实措施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住房问题 和科研条件,改善校内基础设施,营造优雅校园环境等。我个 人建议,相关部门在会后能为报告中的目标制定具体实施细 目和落实时间表,有计划、有部署地将该报告落地。
  王诗乐代表:
  非常荣幸能代表师大学子,通过党代会来回顾并展望学校 的发展。我个人从本科到研究生的成长,正与师大五年的发展同 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管理 规范、制度创新等方面,学校都迈着扎实的步伐不断前行。两委 报告中几乎每一项都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学校将最优质的 师资配置到一线教学课堂,严格把关进校第一课;学校注重学术 组织的激活,凸显学生发展自主性,大力支持研究生开展学术创 新和创新实践项目,总之,学校的发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身为学生,在感受学校带给我们幸福的同时,也要学会身体力行 地践行师大学子于学校、于社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