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丽娃河

———纪念大学入学四十周年

期次:第1659期       查看:36

江畔写生。一九七九年春节,入学的第一个寒

  假,摄于故乡的长江边。

庆祝中国足球队3:0 大胜科威特。1981 年10 月18 月画于第五学生宿舍113 寝室。



  每次来到华东师大,凝视着丽娃河那一泓碧绿 的流水,水面那一片片碧绿的莲叶,水中那一丛丛 碧绿的树荫,以及那些在河畔漫步的学生的青春倩 影,我就有一种冲动,想以“绿色的丽娃河”为题写 点东西,致我们曾经的大学生活。 从红旗河到丽娃河 家乡的村旁有条河,叫“红旗河”。 记忆中,77 年的高考首日是12 月7 日,首场考 试是数学。那天,大) 封门,满地积) ,屋檐下滴水 成冰,冰凌盈尺,悬挂成帘。由于缺少经验,防寒准 备不足,加之心理紧张,数学卷发下来,我眼前昏 花,大脑处于僵固状态,怎么也动不起来。等心情慢 慢地稳定下来,思绪清晰起来,时间已经过半。
  78 年复习迎考的日子,我正带着一个初中毕业 班,中专考试也已恢复。于是我白天带着学生复习, 晚上按计划进行自己的复习。那个年代,农村家里 还没有电灯,晚上在蜡烛下复习,早上洗脸时,鼻孔 里擦出的都是乌黑的灰。
  78 年高考是在7 月20 至22 日进行的。烈日当 空,满地滚烫的沙尘,考场外柳树叶蜷缩起来,纹丝 不动,知了热得没命地嘶叫不停。那个年代,教室里 连电风扇都没有,更莫谈空调了。老师们为考生降 暑的办法就是挑来学校的井水洒在教室的地面,用 井水拧毛巾给考生擦面。数学考试,我紧扣基础,从 容应答。最后一道大题25 分,虽然做了一半就到时 了,我走出考场,还是满怀自信,估分75 分左右。下 午的地理考试我迟到了5 分钟,没被取消考试资 格,真的好险!最后一天早上考的是语文,我至今还 清楚地记得作文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 题》,对于做了5 年中学语文教师的我来说,这比写 作文容易多了。下午是英语考试,我本来就没学过 多少英语,只能胡乱地猜着答题,好在不计入总分。 后来成绩公布了,考了389 分(满分500 分),全公 社第一!最担心的数学也如我所估计的那样,得了 74 分。不久,我就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当时叫上海 师范大学)政教系的录取通知书。
  10 月8 日,我怀揣着华东师大的录取通知书, 沿着红旗河,来到长江边的轮船码头,等候着开往 上海方向的大轮船。
  第二天早上,轮船经过吴淞口,驶入黄浦江,到 达了上海,来到了我父亲的单位(当时父亲在陕西 南路的绿叶服装店工作)。识字不多的父亲送给我 一本精致的笔记本,便没有多说什么。这或许是给 我考上大学的奖励,或许是寄托他对儿子的希望, 我想应该是两者都有吧。就这样,从红旗河出发,沿 着长江、黄浦江,经五百多里水路,我来到了师大校 园美丽的丽娃河畔。丽娃河畔的日子进了校门,沿着彩旗招展的主干道,走过丽虹 桥,跨过丽娃河,大草坪毛主席像后面那座楼的主 楼,正是当时政教系的所在地,我们就是在这里报 到,开始大学生活的。这座楼的333 教室就是后来 我们集聚活动最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上课,在这 里自修,在这里答疑、讨论、交流,在这里听冯契教 授讲“自由与真善美”,听姜丕之教授讲“黑格尔《小 逻辑》”,听石啸冲教授讲“国际政治与关系”“辩证 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中 国共产党党史”“国际共运史”“西方哲学史”,在老 师的引导帮助下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直到四年 后在这里公布毕业分配方案。
  文史楼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校门口隔着大草坪的一栋白色的3 层小楼就是 文史楼。它是当年大夏大学的遗物,校园内最古老的 建筑,原名群贤堂。正门前古典罗马式建筑风格的4 根门柱,犹如支撑师大人文精神的支柱,昭示着师大 的精神源地和文脉所在。当年我们在师大就读时,施 蛰存、王元化、许杰、徐中玉、钱谷融等一批人文泰斗 都在这里执教,校园里积聚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师大的图书馆是我们自修去得最多的地方,可 谓是一座难求。每次我都是早早地到,在门口一边 排队,一边背着外语单词,等着图书馆开门。
  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对诗、书、画的兴趣,加之 当时正在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掀起了一股“美学 热”,我在美学、诗词学、美术、书法、语言学等方面 颇下功夫。在美学方面,我几乎读遍了当时师大图 书馆所藏的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蔡仪、蒋孔阳 等人的美学论著,以及当时发表在各类杂志上的美 学论文。
  在诗词学方面,我认真阅读了《历代诗歌选》 《李商隐诗选》《徐志摩诗集》《) 莱抒情诗选》等诗 集,借以模仿和练习。此外,我还研习了司空图的《诗 品》、王瑶先生的《中国诗歌发展史》、王力先生的《诗 词格律》、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等著作,以提高自 己诗词学、语言学方面的人文知识和理论修养。
  在图书馆自修阅读时,我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检索卡片,完成了毕业论文《美和美的规律初探》, 同时还积累了不少艺术美学、教育美学、青年美育 方面的研究资料,所有这些都使我获得了最初的学 术训练,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奠定了基础。第 五学生宿舍133 室是我们身居其中4 年的寝室。斗 室之中,成员7 人,宛如一家。自修学习、讨论交流、 互助互学是“家”中的主旋律。也常有任课老师来到 寝室辅导学习,评议作业,释疑解惑。那个年代,大 家都铆足了劲争分夺秒地学习,寝室熄灯后,都还 在宿舍走廊的灯下继续学习。寝室7 人中,6 人家在 上海,只有我一个外地人。周末他们都回家了,寝室 就成了我一个人的天地,这是我学习书法、练习绘 画、培养业余兴趣的好机会。在这里,我描绘了绽放 在丽娃河畔的那些花儿,如文史楼前草坪墙边的鸡 冠花《花似鸡冠》、河东学生食堂煤堆边上的红蓼 《鞭炮串串》、荷花池中的荷花《荷塘蛙鼓》、办公楼 旁的菊花《傲霜》等等。在这里,我还学习了篆刻,起 初用锯条磨制成刀片,在麻将、牙刷柄上刻,后来尝 试着用铁钉在青砖磨制的印坯上刻,再后来才购置 了篆刻刀在青田石上刻。在我的影响下,寝室的其 他同学也操刀学起了篆刻。毕业前夕,133 寝室就仿 佛一个小作坊,忙着为索印的同学篆刻藏书章,以 作留念。至今,不少同学还珍藏着那枚小小的印章, 珍藏着丽娃河畔的同学深情。 心中流着丽娃河记忆中,我是1982 年7 月30 日离开学校去新 单位报到的。毕业离校之际,我依依不舍地写了一 首《母校,两条绿色的河》:
  两根绿色的罗带/ 飘在她妩媚的腰间/ 多么秀 丽,我的母校/ 两条绿色的河两只绿色的眼睛/ 盼着她成熟的孩子/ 多么慈 祥,我的母校/ 两条绿色的河两道绿色的线谱/ 抒发她辛劳的欢悦/ 多么激 动,我的母校/ 两条绿色的河两句绿色的诗行/ 寄托她衷心的祝愿/ 多么殷 切,我的母校/ 两条绿色的河吸着甘甜的乳汁/ 我们成熟了/ 多么留念,我 的母校/ 两条绿色的河带着嘱托,带着希望/ 我们正离去/ 再看一眼, 看一眼母校/ 心中流着绿色的河离开母校后,我在苏州和无锡之间的望亭发电 厂教育培训中心工作4 年,工作之余发表了《教师 的眼睛》《艺术价值与艺术家及其社会责任》《点鸥 亭漫笔》等最初的学术随笔,1984 年在上海书画出 版社的《书法研究》季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书 法与音乐》。这些最初的学术成果完全得益于在师 大图书馆的学术积累。
  1986 年7 月,我调入华东理工大学,时至今日 也已30 多年了。其间,一直没有断过与母校的联 系。至今我发表论文100 多篇,出版了《现代职业伦 理学》《大学之道:大学生活的人生学探析》《德育的 逻辑》《笔情墨韵:中国书法艺术之美》,诗集《诗意 的栖居》等著作19 部,回想起来,这些成绩的取得, 都源于丽娃河水的滋养、师大校园的熏陶。人生最 恋处,当数丽娃河,丽娃河永远在我心中流淌……(作者系政教系78 级校友,华东理工大学人文 科学研究院教授)□王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