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史籍 继往开来

记古籍研究所 2015 级博士研究生许起山

期次:第1668期       查看:115

汪竹馨/ 摄




  编者按有一群人,他们用奋斗彰显青春的风采,他们靠奋斗实现青年的担当。他们,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优秀学子。他们全力以赴的模样,是青春最美的姿态。本报从本期起推出“用奋斗点亮青春”栏目,集中介绍优秀学子的学习经历,讲述他们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勇于追梦的青春奋斗故事。
  许起山的博士四年,独自或参与整理古籍5部,将近300万字。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篇,其中两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及《文献》上。参加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项省级专项课题。获得教育部古委会古文献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
  谈及这些成果和荣誉,许起山总是自谦“自己很笨,悟性不高,只能多看多写,希望勤能补拙”。
  一年入馆900多次学术研究的道路艰难险阻、荆棘丛生。尤其是古籍的研究整理工作,更需要沉潜古书,脚踏实地,拥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光鲜靓丽的荣誉背后,是许起山十数年来不曾中断的积累。
  古籍的研究和整理,对阅读量、文献的辨识能力、古文功底的要求之高,恐怕要居所有人文研究之首。“想做好一件事情就集中精力,尽最大的努力”是许起山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硕士进入文献学研究领域以来,为了弥补阅读量的不足,许起山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图书馆中研读史籍。每天开馆就到,闭馆才离开。晚上11点休息,从不熬夜,这套作息沿用至今。硕士毕业那年,一年900多次入馆的记录,傲居全校之首。
  看书累了或思路凝滞时,许起山最爱“转转校园,可能每天要转好几次,看着花盛开,草变绿”。在樱桃河畔徜徉,从文脉廊漫步到尚义桥,在大师石前驻足遐想。华师大的亭台拱桥,一花一草,为他带来了无言的慰藉。
  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2018年,许起山的得意之作《中兴遗史辑校》出版,这本他自嘲“每一页都夹着我一根头发”的著作,前后耗时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入“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在学界有相当高的认可度和权威性。
  博士阶段成果的井喷,是许起山从硕士以来埋首史册,夯实积累的结果;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图书馆独自冥思苦想的结果。
  “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
  光鲜的成果背后,自启程中原,南下广州,闯荡沪上,至今,许起山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
  出身河南农村的许起山,家境并不优渥,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支持他上学。然而,他在初中时的成绩很一般,许起山当时想着,且不说大学,高中尚不能考上,自己适合读书吗?故而萌生放弃学业的念头。父亲对他说“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不要嫌弃高中学校差”,他最终进入高中学习,即便学校条件不好,但既已打定主意读下去,就义无反顾。最终在全校脱颖而出,进入大学学习。
  跨入了研究领域,又是另一番天地。许起山说:“古籍的研究,要抱定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的觉悟。”一方面史料难寻,另一方面文章也不易发表。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是古籍研究者的日常。“找一条史料可能要花一个月时间,有时即便花一月数月的时间,仍然找不到材料,会有失落感,但绝不能作假或放弃。”正如他在随感中写到的:
  “你总希望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会在灯火阑珊处寻觅到那人。可是,当你蓦然回首了千百回,却没有等到她的出现。‘上穷碧落下黄泉’,时间过去了,翻书的手早已疲惫,眼神愈加迷离,你虽祛除了其间的引诱,跳过了陷阱,但仍然不能找到证明或否定那则史料的关键证据,看到他的真面目。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且不言悔与不悔,你总感觉心有不甘,有负韶华。”
  然而,即便史料难寻,文章难发,在对待研究问题和古籍时,许起山仍然一丝不苟。《中兴遗史》一书,为南宋初赵甡之所撰,本书在宋末元初亡佚,但宋元文献中多有引用。许起山的《中兴遗史辑校》一书就是要将现存佚文从各家著述中辑出,并加以校勘,难度很大。该书参考和引用上百种古籍今著,而古籍多有数个版本,又需要许起山逐一辨别选用。本书原稿420页,前后易稿30多次,每一次修改都意味着更多的阅读和考证。
  许起山一路走来,无论是家境困顿带来的责任,母亲离世产生的愧疚,抑或是研究阻滞导致的挫败,都未曾动摇他做学问的念头,他一直强调,“从未后悔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也从没后悔选择研究和整理古籍。”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谈到从事历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时,许起山说“兴趣是支撑研究最大的动力。”在发表于权威核心期刊《文献》上的《黄裳与陈师锡生卒年新考》一文中,他旁征博引,重新考证了北宋词人黄裳的生卒年。他提到,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无限地接近历史真相,在经过深思熟虑和严谨考证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内心自然而然得到了慰藉。正如他在随感中所写:
  “江上的迷雾散去了,你听见黄莺悦耳的叫声,看见鹧鸪鸟双双飞进树林。此时,你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流浪漫,感觉无比痛快,是一种一饮三百杯的酣畅淋漓。经过你的一番努力,千年疑案,焕然冰释,你会真正感觉到学术的乐趣,不会怜惜你那销磨的沈腰潘鬓,不会苦恼你那离去的发丝,因为你看到芦苇那边,‘她在丛中笑’。”
  至于对未来有志学历史,做文献研究的同学,许起山建议,“如果真的要投身研究,最主要的是要有兴趣。本科阶段读书以博通为主,到了研究生阶段,就要把兴趣缩小,把关注的领域缩窄一些,比如重点关注一个朝代或一段时期,但是研究方向缩小并不意味着读书就可以少。”此外,要想有所收获,就要像他所说的“忍受孤独,享受孤独,对自己苛刻一点。”
  研究、传承优秀文化做古籍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很苦,埋首故纸堆也时常被外界质疑是否有价值。但许起山愿意把它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除了矢志不渝的兴趣,还有对文化传承的思索。中国当下经济虽在快速发展,但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似乎一直缺乏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有了文化支撑,方才不会感到精神的空虚。”这几年传统文化的回温,可以看出国人对经济发展而文化止步的反思,但令人遗憾的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国学班、女德班、伪孝道一类糟粕也随之出现,因此亟待正本清源的研究和普及。
  许起山认为研究古籍和历史,“最大的用处在于让后人了解文化,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的文化。我们常说中国的文化根脉自古未断,但如果我们不去研究,不去传承,到我们这代断掉了,数代人之后反思,说我们的文化被这代人搞丢了,那是很难堪的事情。”语言虽质朴,但关切之心可鉴。
  今年顺利毕业的许起山,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他将以教师的身份继续在古籍研究和整理的道路上埋首向前,继往开来。一路上要感谢的人很多,但他说自己一贯“怯于待人接物,讷于言行举止”,感谢的话就都放在心底吧。□学生记者白华康指导老师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