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大资源”上好“大思政课”

上海大中小学师生同台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实践”

期次:第1729期       查看:4

本报讯 5月21日,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拓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和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在临港中心联合开展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奋进新征程———临港新片区主题大思政课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教学观摩也是主办方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活动。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万荣等相关上海市与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大思政课”教师代表,以及大中小学师生200余人现场观摩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还通过央视频、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全国各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在内的近4万人在线共同观摩学习。

大中小学同台,创新“教”的方式

从滴水湖畔“一滴水”的前世今生到洋山深水港建设背后的故事,现场不同学段的学生们随着老师们的讲解走近临港,聆听临港现代化新城建设的时代传奇,解锁临港的发展密码,了解上海高端制造业的“临港样本”,并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以及青年学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在整个活动中,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奋进新征程”主题,来自上海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6位思政课教师携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科学家、上海电气集团的劳模、参与洋山深水港建设的上海市建设功臣,以及大专院校专业课教师等“大师资”,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的“大资源”,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故事”,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奋进新征程”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意义。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兼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在现场点评时指出,“大思政课”强调学习空间范围的拓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则注重学段的持续,这堂教学展示课把二者巧妙结合起来,内容丰满、生动、具有生成性;这堂教学展示课呈现出“小切口”“大立意”“广视角”的特点,以身边看得见、听得到,甚至摸得着的小事作为“小切口”入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大立意”为目标,以临港和上海、国家、整个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广视角”,深层次展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人民教育家于漪也视频寄语本次活动。她表示,通过科学家、劳动模范、大中小学教师同台授课,把社会上最优质的正能量融合到育人队伍中来,形成育人共同体,增添了课程的开放性、社会性和时效性。

当天下午,活动主办方还在滴水湖、星空之境、海立方党群服务中心、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洋山深水港、建设者小镇等,开展了17场有声有色的现场“大思政课”教学,形成了多点迸发的大思政辐射效应。

这次教学观摩也是临港新片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和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创新方式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次专题活动。上述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观摩学习,通过这场既鲜活又接地气的“大思政课”教学活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重要意义。

据悉,此次活动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着力打造的“讲台上的新思想”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品牌活动的最新内容。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启动“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区)相关工作,常态化推进“大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并成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上海市牵头高校,出版国内首个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年度报告,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海洋大学,多年来一直在“大思政课”的深度、广度上猛下功夫,在上海市属高校中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校党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带头完整讲授本课程。学校连续12年举办“超级大课堂”“阶梯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思政课教师走进临港中小学、走进临港各大企业,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引导莘莘学子读懂临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故事。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