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地位与声望在于教授学者

期次:第1736期       查看:7

王铁仙   (1941年2月-2023年4月),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8年3月,王铁仙与袁运开校长(左一)访问美国一所小学

主持人:您在丽娃河畔学习、教学和工作了六十余年,对学校有着很深的感情,您能谈谈您的感受和对学校发展的期待吗?

王铁仙:我认为一所大学的地位、声望,在于它所拥有的教授、学者。而教授、学者的地位、声望,在于他们的学术建树和道德风范。

我们在社会上、学术界遇到一位同行说出校名时,他常常会问:贵校的某某先生现在好吗?或者问:某某教授是你们学校的吗?一所大学的校舍校园、仪器设备、体育场馆、图书馆和网络中心等等,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人们最重视的,还是著名的教授、学者。

华东师大的丽娃河畔风景闻名遐迩。这固然是因为它的自然景色秀丽宜人,但实际上更因为这里有许多师大学人的身影;还曾有不少令人景仰的学界前辈在这里走过,他们虽已如缕缕清风,悄然离去,却给这里的流水草木,平添一种风流意味。丽娃河是师大才有的,这风韵意味也是这里才有的。

一所高校的校风,好像一个人的个性,一部作品的风格。它显示出这所高校独特的形象,因而差不多也就是这所学校的生命。我们如果踏进一所名校,只需几天,就能处处感受到它的校风,那种它特有的浓厚的育人风气和学术氛围。它弥漫于全校,形成于久远,让人觉得这是这所学校的精神传统。它是无形的,却是强大的,时时吸引、激励、熏陶、造就着各学科的学生,把他们塑造成优秀的、在学识和品格上都有鲜明特点的人才。它比一系列的制度、几套设备、若干个教师的作用都要大得多。

一所学校要形成它特有的良好的校风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学校的风气一贯是踏实、严谨和守规矩,因而学生在学业上基本功比较扎实,为人朴实、勤奋、有灵气。当然,不能满足于此,在踏实和严谨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善于另辟蹊径,勇于开拓,勇于创造,敢为天下先。

对于校园,我还是常常怀念它五六十年代之交时的样子。那时它有整体感的简单,却又清雅、明丽,错落有致。我想如果从高空俯视,它大概像一张白描而略加点染的画片;如果置身其间,则会感到一种妩媚的风韵。文史楼,是30年代大夏大学的旧物,年深日久,历经沧桑,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仿佛成了自然的一部分,有了自己的生命;尤其是那四根巨型的、美丽的希腊式圆柱,让人赏心悦目。校园建筑不能只考虑管用,我们不能因为改建校园而失去一些地方的淡淡历史感和艺术气氛,因为这些对于人的情感、人的心灵的养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说到头来,对于人的精神生活,本来就需要一些非实用的东西,一点仅供欣赏,使人轻松、给人怡悦的东西,人生才不至于干枯。我心中的校园理想的全部,借用文学批评的语言来说,就是“有境界”。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认为,规模大的大学校园如长调,小的高校校园如一首小令,或者如长短不同的诗、散文。一个校园是否值得称道,是不是“绝妙好词”,是不是“美文”,就要看它是不是有境界。“有境界”是最高标准。最低标准则是建筑、设施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谐、统一。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一个校园也有“名句”,也要在适当的地方,着一传神的动词而尽得风流,“境界全出”。

大的校园,最好还能有三两“名句”,两三个传神“动词”,出现在恰当的地方。例如丽娃河北端草木葱茏的夏雨岛,就如一美妙短句,不可删夷,不可遮蔽,只能修筑得更加俊逸跳脱;丽娃河中段上的拱形大桥,更是“名句”,仿佛是“词眼”,为一篇之警策,要好好保护,否则整个师大校园,风流尽失。再如改建于50年代的红墙黛瓦的办公楼,位于校园的中心,前后雪松、海棠掩映着。90年代的时候,有人提出办公楼太小,不敷使用,说要加层,还要加宽,我很紧张,要知道这座楼的体量一变,风韵也就没有了,所幸后来没有改。

主持人:从2001年开始,您主编了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高中语文教材,研究领域拓展到中学语文教学,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讨论有关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的编选构想和实施意义。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是否应该进入中学教材的讨论,您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请您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工作。

王铁仙:编选二期课改教材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更多的时文,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感,无疑是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的需要,而且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前提,易与他们产生共鸣,有利于他们接受。从这方面说,时代感和人文性常常是一致的。

对于鲁迅的文学作品是否应该进入中学教材,无非是认为文章脱离实际、难懂难学,我认为这是扰乱视听的说法。从我担任教材主编听课以及座谈会的反馈看,学生认为鲁迅的作品是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对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等问题,他们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

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的教学目标。怎样体现“工具性”?是要让学生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提高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此外,上海还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国其他现代文学作家没有能够达到他那样高的水准。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我也有两点建议:第一,贴近时代,但不是迎合当下的社会心理,而是贴近学生内心情感的需要;第二,切实地从鲁迅作品的文本出发,用鲁迅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节选自《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