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大版“梦想改造家”上演

      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B区▲BeforeAfter▼改造后的空间可容纳30-40人,通过营造舒适、清新、安心的氛围,提供自助式正念减压体验和正念冥想团体心理辅导。闵行校区物理楼  改造总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新增有效办公面积近500平方米,极大改善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科研办学环境。  田家炳楼风雨大厅  田家炳教育书院一楼风雨大厅改造为教师工作站。通过物理空间重构,成为教师备课、办公、交流、短会、休憩的新场所。  闵行校区一教地下室  一教地下室面积2400多平方米,改造利用2000多平方米。目前,图书馆放置了1018节双面架,主要存放期刊合订本,数量在26万册左右。  闵行校区一教大厅▲BeforeAfter▼  玻璃幕墙隔出600平方米的多功能空间,全面改造出集休息、自习、研讨等功能于一身的公共空间。艺体楼大厅理科大楼平台  经济与管理学部将理科大楼一楼、二楼平台整体改造为博士生自习室,共有80余个学习位,自习室的开放时间是8点到23点,配备空调、刷卡门禁。  闵行校区教学楼中厅▲BeforeAfter▼闵行校区四个教学楼中厅共计11个灰色空间均用玻璃幕墙隔出教室或共享空间,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可移动课桌椅、磁性可书写墙、可移动触摸一体机等设备以及因地制宜的光源改造,解决了公共教室数量不足的问题。编者按:风雨大厅变共享空间,平台过道变自习室,地下室变大型书库……极致利用空间,华东师大版“梦想改造家”正在校内上演。学校坚持勤俭办学、挖潜增效,着力内涵发展,提高空间使用效能,以提升学校竞争力和经济运行水平。自2019年9月起实施“三个一”空间改造行动,即整合出一栋教学楼的面积、整合出一栋实验楼的面积、灰色空间改造出一栋楼的面积。据统计,空间改造后,已新增办学空间使用面积12534.84m2,腾出闵行校区第三教学楼使用面积约5309.31m2,,整合实验室使用面积6048.99,m2,合计约23900m2。本版特刊发“爆改”空间前后对比图,带领读者一起感受这些变化。

  • 孤独的白鹭

    窗外,地铁线路的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莲花南路和东川路的交界地段很快将会成为15号地铁线路的终点站。自天亮开始,过往车辆、作业中的施工机械的嘈杂声便不绝于耳。有时,在五层走廊的尽头,就能看到起重机那长长的吊臂就在窗外,近在咫尺。即便是龟缩在办公室中,关上窗户,也免不了受到户外施工的打扰。我的一些同事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喧闹,选择了尽量不来办公室坐班。河口海岸大楼的侧面,连通黄浦江的樱桃河在这里拐了一个90度的弯。平静的河水不怎么流动,有些浑浊,随着潮汐每天有节奏地涨落。在几十米宽的河彼岸,是繁忙的莲花南路和正在施工的地铁站。然而,就在樱桃河的这一边,校园中生活着一两只白色的鹭鸟。我观察这鹭鸟已有一段时间了。从远处看过去,那鹭鸟全身雪白,细长的腿部却是黑色的。平时,那白鹭就静静地站在水边,偶尔会展翅在河面上作短距离的飞行,在我看来就像是在定期地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大多数情况下,在视野的范围内我只能看到一只白鹭,但有时也可以看到两只,它们或在水面附近并排飞舞,或是在河边一道嬉戏。后来,我在校园的其它河段也看到了白鹭,猜想这水禽也如同人类一般有着分属于各自的领地,只是不时地需要聚会一般。落潮时,那白鹭会在裸露出来的泥滩上寻觅食物,看它在水边行走,头与颈部有节奏地向前伸探着,步伐优雅,使人联想起那些在T型台上的时装模特。在涨潮时,樱桃河水淹没了黄褐色的泥滩,舔吮着暗绿色的草地。那白鹭就长时间地垂头站立在水边,如同自我反省一般。鹭鸟的头顶上方是几束垂向水面的柳枝,树的倒影在水面上轻轻地拂动。日复一日,不管樱桃河对岸的施工如何地喧嚣,或是校园中过往车辆和师生的无心干扰,在草丛那一侧的白鹭依旧维持着自我生活的节奏,看不出受到任何的影响。有时,透过楼边的玻璃窗向外张望,若看不到那白鹭的身影,内心居然会感到一丝失落。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希望有一块只隶属于自己的天地,不愿意被打搅。在那里,我们希望能独立的思考、审视这个纷杂的世界,同时又能够抵御外界生活的诱惑。我记得古人曾有“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一说,想必其中的寓意即在于此。就如同这生活在樱桃河畔、河口海岸大楼边的白鹭之我行我素,虽然身处闹市和纷杂之中,却能够不慌不乱、不随潮流,觅得自己生活中的一隅。反观我们自己,为了应付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诉求,常常是整日地奔波,到头来身心俱疲,当回首过去时却又缺乏必要的成就感。此时,我们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如何才能实现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坦然?(作者系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